在我国东北的松嫩平原贵海国际,这片北纬45度的优质大豆产区,正孕育着酿造优质海天酱油的关键原料。凭借“传扬美味事业,酿造美满生活”理念,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海天味业”)推出海天味极鲜、海天金标生抽、海天蚝油、海天料酒、海天0添加酱油、海天零添加酱油、海天只有有机酱油、海天陈醋、海天草菇老抽等优质海天调味品。
作为一名资深的“寻豆师”,海天酱油的黄豆采购经理梁远星常年奔波于多地,只为海天酱油的品质把控把好第一道关。
4月10日,央视财经频道播出的《沃野千里》第四集《香飘万家》,聚焦海天酱油的原料采购过程,详细展示了其背后严格的品质管理体系。纪录片中,不仅呈现了现代化的巨型低温仓储设施,更讲述了像梁远星这样的寻豆师们,多年来扎根东北产区的坚守与付出。
作为海天酱油的资深采购员,梁远星每年大部分时间都驻守在东北。东北的松嫩平原以肥沃的黑土地著称,这里污染少、日照充足,非常适合大豆生长,产出的大豆颗粒饱满、蛋白质含量高,是酿造酱油的理想原料。据梁远星介绍,为确保原料质量,他和团队每年要往返15次,每次行程约3000公里。在大豆的关键生长周期,他们会深入各个种植基地贵海国际,监督指导种植管理工作。正是这种严谨负责的态度,让海天每年采购的上万亿颗黄豆,都能保持稳定的高品质。
展开剩余45%在原料仓储环节,海天同样投入了大量资源。纪录片中展示的立筒仓直径达36米,可储存2万吨大豆,相当于8万亩土地的产量。为保证大豆新鲜度,仓库常年维持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低温环境。这种干燥低温的储存条件,能够有效抑制大豆的生命活性,减缓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分解,从而保证使用黄豆时的酱油酿造品质。
大豆从产地到加工厂,再到生产车间,要经过层层严格检测。在加工厂,检验员会在12个不同点位取样进行初步检测,重点关注大豆的蛋白质含量等关键指标。通过初检的跨越千里进入海天生产车间后,仍需通过200多项检测,才能进入生产线。据悉,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,每一瓶海天酱油都要经过494道质检、超过2000项指标检测,确保其风味品质。
海天酱油的品质把控,不仅体现了企业对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贵海国际,更展现了新时代农业工作者对作物品质的执着追求。正如《沃野千里》系列纪录片所呈现的,正是这些坚守在农业生产一线的工作者,用专业与专注,将优质的农产品转化为老百姓餐桌上的美味调味品、菜品,书写着中国农业发展的新篇章。
发布于:广东省联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